分支机构: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成都重庆苏州
行业外语翻译
合同金融机电化学法律
简历标书机械生物图书
影视财务建筑医学物流
电力广告保险汽车电子
工程口译网站配音化工
石油科技翻译陪同论文
通讯冶金纺织能源地质

专项翻译

本地化服务

多语种商业信息

口译&同传

行业外语翻译
英语 日语 西班牙语
德语 俄语 意大利语
韩语 荷兰语 葡萄牙语
法语 罗马尼亚语 泰语
马来语 土耳其语 印尼语
塞尔维亚语 缅甸语 希腊语
挪威语 希伯莱语 越南语
阿拉伯语 瑞典语 波兰
芬兰语 丹麦语 捷克语
匈牙利语 塞尔维亚语

北京翻译公司当前位置:翻译公司|上海翻译公司|北京翻译公司提供英语翻译 日语翻译

东营文化
一、建制区划

[位置面积]东营市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东营市境流入渤海。 东营市地理位置为北纬6°55′~38°10′,东经118°07′~ 119°10′。东、北临渤海,西与滨州市毗邻,南与淄博市、潍坊市接壤。南北最大纵距123公里,东西最大横距74公里,总面积7923平方公里。为适应石油工业发展和开发建设黄河三角洲的需要,1982年11月10日,国务院以[82]国函字249号文批准设立省辖地级市-东营市。1983年10月15日,东营市举行成立庆祝大会并正式挂牌办公。

1993年3月11日, 国务院以国函[1993]28号文批复,把东营市(不包括所辖县)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区,执行国务院关于沿海经济开放区的有关优惠政策;批准设立东营开放开发综合试验区,准予享受国家优惠政策;把黄河入海流路治理纳入黄河治理整体规划。

[建置] 东营市建市前的历史主要沿广饶、利津、垦利3县历史追溯。位于市域南部的广饶县历史悠久,五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居住,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 置县;位于市境西部的利津县金明昌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 以永利镇升置利津县;位于市境北部的垦利县境大部系黄河新淤地,1943年在中共垦区抗日民主政权的基础上建立垦利县。至建市前,3县的建置、隶属迭次变更。

1961年4月,华北石油勘探处在原广饶县辛店公社东营村附近打成第一口勘探井--华八井,获日产8.1吨工业油流。从此,拉开华北石油会战的序幕。1962年9月23日,在东营构造上打的营2井获日产555吨油流,为当时全国日产量最高的油井。为纪念打出这一高产油井之日,胜利油田始称"九二三厂"。随着石油勘探开发会战的深入发展,东营村一带逐步形成了由会战指挥部和部分二级单位机关及后勤单位组成的矿区城镇,人们称之为"基地"。1965年3月,为支援石油会战,经中共山东省委批准,惠民地委决定成立县级工作机构-中共惠民地区东营工作委员会和东营办事处,并组建一批为矿区服务的商业、金融、 邮电等机构。 1971年6月11日,九二三厂更名为"胜利油田"。

[区划]东营市辖东营、河口2个区,广饶、利津、垦利3个县,23个镇、13个乡、6个街道办事处,1774个村民委员会。

二、人口民族

[民族]全市有34个少数民族,共5432人,占全市总人口的0.3%。其中人数较多的民族有:回族2101人,满族936人,蒙古族190人,土家族185人,壮族146人,苗族123人,白族121人,不足百人的民族有:朝鲜族、彝族、黎族、傈僳族、藏族、维吾尔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水族、畲族、佤族、纳西族、达斡尔族、锡伯族、普米族、怒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裕固族、鄂伦春族、高山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羌族。

三、自然环境

[地质]东营市地处华北坳陷区之济阳坳陷东端,地层自老至新有太古界泰山岩群,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和二叠系,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缺失元古界,古生界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下古炭统及中生界三叠系。凹陷和凸起自北而南主要有:埕子口凸起(东端) 、车镇凹陷(东部)、义和庄凸起(东部)、沾化凹陷(东部)、陈家庄凸起、东营凹陷(东半部)、广饶凸起(部分)等。

[地貌]地势沿黄河走向自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部最高高程为28米 (大沽高程,下同),东北部最低高程1米,自然比降为1/8000~1/12000;西部最高高程为11米,东部最低高程1米,自然比降为1/7000。黄河穿境而过,背河方向近河高、远河低,背河自然比降为1/7000,河滩地高于背河地2~4米,形成"地上悬河"。全市微地貌有5种类型:古河滩高地,占全市总面积的4.15%,主要分布于黄河决口扇面上游;河滩高地,占全市总面积的3.58%,主要分布于黄河河道至大堤之间;微斜平地,占全市总面积的54.54%,是岗、洼过渡地带;浅平洼地,占全市总面积的 10.68%,小清河以南主要分布于古河滩高地之间,小清河以北主要分布于微斜平地之中、缓岗之间和黄河故道低洼处;海滩地,占全市总面积的27.05%,与海岸线平行呈带状分布。

[气候]东营市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早春冷暖无常,常有倒春寒出现,晚春回暖迅速,常发生春旱;夏季炎热多雨,温高湿大,有时受台风侵袭;秋季气温下降,雨水骤减,天高气爽;冬季天气干冷,寒风频吹,雨雪稀少,多刮北风、西北风。境内气候南北差异不明显。多年平均气温12.5℃,无霜期长达206天,≥10℃的积温约4300℃,可满足农作物的两年三熟。年降水量550~600毫米,多集中在夏季,7~8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一半,且多暴雨;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易形成旱、涝灾害。2001年,全市平均气温13.5℃,较常年偏高1.0℃;年极端最高气温38.5℃, 极端最低气温-17.5℃;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476.5毫米,较常年偏少16.5%;年平均日照时数2596.1小时,较常年略偏少

[河流]全市共有大小河流25条。过境河除黄河外,较长的有支脉河、小清河、淄河、阳河、 裙带河、渑水河、泥河、潮河等。境内排涝河道控制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2条;黄河以北有马新河、沾利河、草桥沟、挑河、草桥沟东干流、褚官河、太平河,前5条独流入海,后2条汇入潮河;黄河以南有小岛河、三排沟、永丰河、溢洪河、广利河,皆独流入海。

黄河东营段上起滨州界,自西南向东北贯穿东营市全境,在垦利县东北部注入渤海,全长138公里。黄河水径流量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含沙量大。据利津水文站1950~2001年实测资料, 黄河年均径流量332.6亿立方米, 最大973.1亿立方米 (1964年),最小18.8亿立方米(1997年);最大流量为10400立方米每秒(1958年7月),最小流量为断流干河;年均输沙量8.36亿吨,最大21亿吨 (1958年) ,最小0.15亿吨 (1997年)。90年代以来黄河年径流量减少,经常出现断流。1999年后,黄河水利委员会加大对沿黄地区引水的管理力度, 断流现象趋缓,2000~2001年实现不断流。200 1年,黄河全年径流量46.4亿立方米,年输沙量0.224亿吨,汛期最大流量660立方米。

[海域]东营市海岸线北起套尔河口,南至淄脉沟口,全长350.34公里,约占山东省海岸线的1/9。

"0"米至岸线滩涂面积10.19万公顷。负10米等深线以内浅海面积4800平方公里。沿岸海底较为平坦,浅海底质泥质粉砂占77.8%,沙质粉砂占22.2%。海水透明度为32~55厘米。海水温度、盐度受大陆气候和黄河径流的影响较大。冬季沿岸有3个月冰期,海水流冰范围为5~10海里,盐度在30‰左右;春季海水温度为12~20℃,盐度多为22~31‰;夏季海水温度为24~28℃,盐度为21~30‰;黄河入海口附近常年存在低温低盐水舌。东营海域为半封闭型,大部岸段的潮汐属不规则半日潮,每日2次,每日出现的高低潮差一般为0.2~2米,大潮多发生于3~4月和7~11月,潮位最高超过5米。易发生风暴潮灾,近百年来发生潮位高于3.5米的风暴潮灾7次。近海在黄河及其它河流作用下,含盐度低,含氧量高,有机质多,饵料丰富,适宜多种鱼虾类索饵、繁殖、回游。

四、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全市土地总面积1188.49万亩,人均占有土地6.85亩,是山东省人均占有土地的2.6倍。其中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及水域共820.97万亩,占总面积的69.08%;居民点、工矿及交通用地106.49万亩,占总面积的8.96%;未利用土地261.02万亩,占总面积的21.96%。1855~1985年,黄河平均每年淤地造陆3~4万亩;1985年后,因黄河来水量减少,造陆速度趋缓。

[水资源]历年平均降水产生的地表水径流量为4.48亿立方米,多集中在夏季,大部分排入海洋,利用率较低。地下淡水资源主要分布在小清河以南地区,其北为咸水区。全市浅层地下淡水面积为373.9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水量为4627.28万立方米,深层地下淡水多年平均量为1219.96万立方米。黄河是境内主要客水水源,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69亿立方米,年际间丰枯变化较大。小清河多年平均入境径流量为7.7亿立方米,支脉河、淄河等河流入境可利用水量约有5.21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气、卤水、煤、地热、粘土、贝壳等。至2001年底,胜利油田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1.59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367.2亿立方米,其中约 85%集中在东营市境内。沿海浅层卤水储量2亿多立方米,深层盐矿、卤水资源主要分布在东营凹陷地带,推算储量达1000多亿吨。煤的发育面积约630平方公里,主要分布于广饶县东北部、河口区西部,因埋藏较深,尚未开发利用。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渤海湾南新户、太平、义和、孤岛、五号桩地区及广饶、利津部分地区,地热异常区1150平方公里,热水资源总量逾1.27×1010立方米,热能储量超过3.83×1015千焦耳,折合标准煤1.30×108吨。

[生物资源]农作物品种数百个,木本植物44科、79属、179种(含变种) ,其中用材树种主要有刺槐、毛白杨、旱柳、国槐、白榆等,经济树种主要有苹果、梨、枣等;草场类植物有35科、84属、93种;中草药类植物300余种,其中有采集价值的近70种;有浮游植物116种,蕨类植物4种。畜禽类约11科20余种40多个品种,主要有猪、牛、羊、鸡、家兔等;鸟类48科270种,其中国家一类保护鸟类7种,二级保护鸟类33种;水生动物有641种,其中有淡水鱼类108种、海洋鱼类85种;主要经济鱼品种有草鱼、刀鲚、鲫鱼、鲤鱼、鲈鱼、刀鱼等。

东营经济发展

五、发展综述

(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农林牧渔全面丰收,农业结构调整迈出了较大步伐,优势产业发展迅速,农业产业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增加值增长7.9%。工业发展速度加快,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8.1%,其中地方增长41%;地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和利润分别增长43.9%和49%,胜利油田经济效益指标创历年最好水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提高了2.1个百分点。城乡市场繁荣活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7%。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8.6亿元,增长40.6%,其中地方218.3亿元,增长75.9%。民营经济蓬勃发展,个体工商户达到4.4万户,民营企业发展到7406家,上缴税金增长40.1%。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增强,广饶县进入了全省30强。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境内财政总收入达143.4亿元,其中全市地方财政收入23亿元,增长26.7%。金融运行良好,各项存款余额4958亿元、贷款余额296.7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97.7亿元和80.1亿元。

(二)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招商引资扎实推进,全市到位外来固定资产投资65.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7亿美元,增长167.3%。成功举办了2003东营经贸洽谈会,取得了丰硕成果。东营经济开发区等各类园区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对外经贸不断扩大,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8.4亿美元,增长61%,其中出口4.4亿美元,增长49.9%;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完成营业额3.3亿美元,增长3.4倍。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全市98%的乡及乡以上国有、集体企业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股权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村税费改革继续深化,停征了乡村公益事业金,取消了除海水养殖外的农业特产税。粮食、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有序推进。财税、价格、投融资等项改革不断深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取得新的成效。进一步整顿规范土地市场秩序,清理规范各类园区,严格执行土地"五统一"管理制度,对经营性用地全面实行了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

(三)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中心城翻译-规划、详细规划编制步伐加快,建成区控制性详规覆盖率达到100%;城市建设和改造进一步加强,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和环境综合整治取得较大成效,新增绿地面积465万平方米,城市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顺利实施,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县城和小城镇快速发展,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54%。村庄规划和改造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围绕完善立体交通、安全防护、引水供水体系和海洋渔业开发设施、"数字化东营"建设等方面,实施了一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

(四)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迈出新步伐。油地军校团结发展的思想深入人心,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凝聚起了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合力。围绕共建美好家园,联合加大投入,加快了中心城的建设和改造。油地共同投资又兴建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42公里的防潮大堤,顶住了50年一遇的特大风暴潮袭击,确保了中心城安全,谱写了又一曲油地结合的凯歌。油地共同兴建油田工业园初见成效。油田帮扶乡镇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制定完善政策措施,优化发展环境,深化安全文明油区创建活动,加大了对油军校改革和发展的支持力度。油军校的快速发展,又有力地带动和促进了地方的发展。

(五)社会全面进步。 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深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信用东营"建设取得较大成效,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普法教育和依法治市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基层民主不断扩大,村民自治和社区建设得到加强。科教兴市战略深入实施,被命名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和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城市。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全面发展,教育质量有了较大提高。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了疾病预防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文化、体育事业进一步繁荣,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双拥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老龄、残疾人保障和妇女儿童工作受到全社会的重视。气象工作在防灾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外事侨务、民族宗教、人民防空、无线电管理、地名、史志、档案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加强污染综合防治,推进生态建设,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得到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3.8‰。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及时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加强社会和油区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毫不放松地抓好安全生产,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六)"双十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在为民办10件实事方面,全面推行农民医疗保险制度,全市参保率达到98%,改造了33处乡镇卫生院,建设和改造了200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强化农村卫生网络服务功能,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和统一配送,初步构建起了农民健康保障体系;改造和扩建乡镇敬老院36处,"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到97%,市政府每年为每人发放200元生活补贴;建设"星光计划"示范点20处,实施了老年公寓和无障碍设施建设;建设学生食堂、宿舍9.3万平方米,解决了农村6万多名中小学生在校食宿问题;建设改造利民桥115座;改造中心城居住小区40个,建设改造中心城公厕75座,并对单位内部厕所进行了改造;改造城乡首集市场22处;黄河口旅游南线公路建设改造工程竣工通车,并对景点进行了规划设计;对3000多辆公交、出租、环卫车进行了压缩天然气改造;市直机关经济适用房建设一期工程完成楼房主体工程量的91%,二期工程已经铺开。在实施10大工程方面,顺利实现了"双创"目标,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和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建设改造城市主次干道39条、101.7公里;中心城水域综合治理任务圆满完成;超额完成了造纸示范林工程任务,造林面积13.8万亩;东营港扩建工程已经奠基;完成了渔港建设任务,增强了渔业生产服务和安全保障功能;实施了麻湾、宫家干渠改造和王庄二干延伸改造工程,在全省率先基本完成了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任务,被授予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实施了黄河堤防道路硬化工程,改造建设了7条城乡骨干道路和896公里的农村公路;开通了"数字化东营"城域网;百姓平安工程也完成了年度建设任务。

(七)人民群众生活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0199元,增长11.5%;农民人均纯收入3510元,增长10.8%;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16260元,当年增加2568元。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新增就业3.4万人,其中再就业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两个确保"保持100%,城乡"低保"做到了应保尽保。完善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制度,积极解决拖欠劳动用工特别是农民工工资问题。加大了对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的扶助力度。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对"三农"的倾斜力度,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经过近年来的努力,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了农村"五通三保",即村村通柏油路、通自来水、通客车、通有线电视、中小学微机联网校校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民医疗保险和"五保"老人集中供养。

(八)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进一步规范完善了市政府议事决策的程序和机制,对一些重大问题建立了公示和听证制度,提高了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府工作提速,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对市级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两次清理,取消46项、下放和分级管理57项、改变管理方式62项。同时进一步精简了审批环节,规范了审批行为,完善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和限时办结、服务承诺等制度。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对市政府文件和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研究事项通过政府公报和新闻媒体等向社会公开,提高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进一步完善了行政效能监察机制。转变工作作风,完善督查考核办法,促进了各项工作落实。加强调查研究,制定了加快县域经济、服务业发展和支持油田存续企业改制等17项政策措施,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努力增强政府工作的预见性,在实践中探索创新,积累了新的经验。加强廉政建设,规范从政行为,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及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等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效。坚持不懈地抓好软环境建设,进一步营造了亲商、富商、安商的氛围。

六、历史文化

东营市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蕴育五千年华夏文明的母亲河-黄河在这里入海。黄河夺大清河河道入海,由于黄河"善淤、善徙、善决",中游以下历史上改道频繁,其中对近代黄河三角洲影响较大的是清咸丰五年(1855年)的改道。是年六月十九日,黄河在河南兰阳铜瓦厢三堡决口,穿运河,夺大清河河道,由利津铁门关北肖神庙以下二河盖牡蛎嘴入海。黄河夺清后,河道迅速淤高,决口改道频繁,原大清河比较发达的航运业渐废;同时,黄河携沙填海造陆,

孕育造就了近代黄河三角洲大部分陆地。

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

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是全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工程,是山东省开发最早、规模最大的引黄灌溉工程。因灌区渠首引水口原定于蒲台县打渔张村 (后渠首上移至王旺庄,但工程仍沿用原名) 而得名。1951年经中央财政委员会和水利部批准建设,原苏联水利专家帮助勘察设计。1956年动工,当年11月渠首引黄闸建成放水。至1958年完成灌区建设,国家总投资3639万元,占计划总投资的62.7%。灌区范围绝大部分为今东营市辖区地。灌区建成之初,在农田灌溉、土壤改良、解决人、畜吃水难等方面收到良好效益。但后来由于重灌轻排等原因造成土地盐化,1962年停灌。 1965年,在灌区干部、群众的强烈要求下,打渔张引黄工程复灌。复灌后,注意科学灌溉,效益较好。东营市成立后,打渔张工程大部划入东营市辖区。东营市在打渔张工程的基础上,构建了全市新的引黄体系基本框架。

东营翻译的需求国内的翻译市场随着中国进入世贸组织而获得了快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翻译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截止到2005年,中国的翻译市场份额以及超过了两百亿元。原来传统的依托大学语言院校的翻译机构已经日益被翻译-分工的翻译公司所取代,而外资公司入驻中国也对翻译质量和流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为数众多的北京翻译公司和各类翻译社也对整个翻译行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由于部分翻译公司仍然停留在“家庭式作坊”和“代理商”的阶段,并没有足够的实力对翻译质量进行审核与控制,从而使得客户的稿件无法得到质量保证。可正是由于这些众多游击队式翻译商的存在,让整个翻译市场的价格在不断的下滑。价格正是他们最大的优势,因为这些公司没有后期审核和控制所需的费用,也不对译员进行跟踪和考核。这些行为导致部分正轨的北京翻译公司也在质量控制流程和译员水准上大打折扣。虽然价格竞争使得客户在费用上受益,可最终却为客户和整个翻译行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根据新译通上海翻译公司某负责人的介绍,某知名机电类外资集团,其主要生产和销售机电类产品,正是由于选择翻译公司的不慎,被某家庭式翻译公司的低廉报价所吸引,而将1000多页的整个产品目录交付给其翻译。最后由于质量问题,不但上万本目录书籍被报废,整个企业进入国内机电市场的脚步也被推迟了整整一年。其直接损失高达数十万,间接损失更是无法估计。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因此,目前的翻译行业迫切需要建立起严格的翻译市场准入制度和完善的淘汰机制,以维护整个翻译行业的形象,使正规上海翻译公司得到良好的发展空间,并最终让客户受益。

 

◆ 新译通翻译公司已设机构如下欢迎就近垂询: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杭州  南京   

  ◆ 我公司已设机构如下欢迎就近垂询: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杭州  南京